種子中有一座看不見的果園

英國威爾斯古諺有云:「隱藏在蘋果的種子之中,是一座看不見的果園」;19世紀的美國作家梭羅,曾經寫到:「若讓我相信你有顆種子,我就要期待生命顯現奇蹟。」[註]。《種子哪裡來?》原文作者 Jonathan Silvertown 是一位英國知名的植物生態學者,在書中將種子的生態及其自然史娓娓道來。

 

種子哪裡來?

令人驚嘆的種子生態、演化與應用

An Orchard Invisible: A Natural History of Seeds (2009)

原文作者:Jonathan Silvertown,譯者:徐嘉妍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 胚乳:被子植物會經過雙重受精孕育出兩個胚胎。其中一個成為胚乳,提供養分給另一個日後會長成種子的胚胎。胚乳犧牲自己,成為其雙胞胎手足的食物。但胚乳卻有三套染色體(兩組來自卵、一組來自花粉粒)。我們吃的白米,就是胚乳。
  • 生殖:植物行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以無性方式產生種子,稱為無融合生殖,兩組染色體皆來自母方。但是「性」才是真正的成功,因為無性生殖無法遺傳對生存有利、長期累積的基因變異,以致環境改變或有病蟲害時,個體無法演化與適應;其次,有害的變異也會在同一個複製系群中累積,最後整個族群都得淘汰。
  • 授粉:為什植物要費心打造精巧的花朵,以利異花授粉的遠系繁殖?因為自花授粉的後代就是比較矮小、生長遲緩、比較差。
  • 大小:種子有大有小,都是因為天擇而來。椰子的大種子,是因其幼苗必須和高大植物競爭而演化出來。
  • 散播:
    ●結果實的植物:為什麼要有水果?因為要散播種子。為什麼要散播種子?因為可以擴展更多的生存空間。種子除了靠鳥獸等動物散播外,有些種類甚至有單側翅膀,可以飛行散播。
    ●結堅果的樹木:奉獻出一部分的種子給動物吃,讓動物為它們散播剩下的種子。
  • 發芽:休眠是種子跨越時間的散播工具,有些種子可以過了幾十、甚至上千年才發芽。即使種子因氣溫、土壤濕度、光線等因素而有好的生長時機,也不會全部一起發芽。母樹可以控制包覆種子的種皮之鬆緊、發芽之早晚,而分散種子發芽的時機,避免因一次大災難使所有一起發芽的種子全部死亡。植物也會分散風險。
  • 毒素:有些種子有毒,是為了保護尚未成熟的後代;有些種子的毒素具有生物專一性,只對一部分動物有毒。有些種子沒有毒,是因為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保護自己,例如將一部分的種子給動物吃,做為交換,讓動物散播所剩不多的種子到其他地方。
  • 咖啡:咖啡因原來是咖啡樹的防禦分子,咖啡因對昆蟲有毒,可抑制細菌與黴菌生長、殺死蝸牛和蛞蝓。但對人類而言,咖啡因可以阻斷腺苷酸活動,讓人保持清醒。(看到這,就讓我想到,不知道可不可拿咖啡因以當殺蟲劑?都能毒死蝸牛了。)

貫穿本書的主題是:

演化,讓生物物種透過與環境、或與其他物種間的互動,使舊的器官或部位,不斷發展出新的用途,而且不停地改造某個物種的策略。因為演化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解決生命遭遇到的一個個挑戰,沒有特定方向。演化能達到相當驚人的成就,但這不是一蹴可幾的,是需要經過漫長的歲月才能達成。

我想可以這樣表示:

其實,這本書的原文書名是:An Orchard Invisible (一座看不見的果園),意境很美,比中文翻譯的書名好多了。

本書除了前面提到的摘要以外,還有許多的精彩的內容。原作者在書中,展現出深厚的植物學素養與絕佳的文學造詣,不僅從科學(主要是演化),也從文學及歷史典故等層面來談種子的各種面向,在每一篇開頭與文章中,還會引用諺語名言與詩句。此外,翻譯也非常用心,譯者還會就原著引用的文學詩句、典故,另作註釋說明,讓讀者更能了解與體會原作者的用意。對於植物種子有興趣的人,這本書一定要看!

註釋:

  • A seed hidden in the heart of an apple is an orchard invisible.
  • Henry David Thoreau: “Convince me that you have a seed there and I am prepared to expect wonders.”

 

在〈“種子中有一座看不見的果園”〉中有 1 則留言

  1. 最近剛看完這本書,會看這本書也是由於您部落格的介紹。
    我看是看完了,覺得還是點難度,特別是前六章,沒有圖片或照片,光靠文字還不易了解。
    看到您所寫的書摘,覺得您寫的真是簡要有條理呢!
    你文中寫到 “看到這,就讓我想到,不知道可不可拿咖啡因以當殺蟲劑?都能毒死蝸牛了“
    我上網查了,還真的有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