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古生物有許多的好奇與著迷。
對化石所展現的生命多樣好奇,對化石所呈現的時間長度著迷。
2011年9月11日,來到中國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帽天山的「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在這裏,我見識到許多距今約五億三千萬年前的早寒武紀海洋中的澄江動物群化石,也認識了 “奇蝦” 與 “海口蟲”。
閱讀全文
五億四千三百萬年前,寒武紀早期。在廣袤的陸地上,大地一片荒蕪,沒有綠意,也沒有生命。但在無垠的海域中,卻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生物。從這個時期開始,展開了一波長達約五百萬年的動物多樣化。地球上所有三十八個動物門的內部身體設計,全已成形;動物的外形及物種數,開始大量爆增。史稱寒武紀大爆發。為什麼會有寒武紀大爆發的現象發生呢?
這是一篇關於為了採集化石而犧牲生命的故事。
羅伯史考特(Robert Scott),一位英國軍官與探險家。他在1911年間,與挪威的阿孟森(Roald Amundsen),為了角逐世界第一位抵達南極點的人的榮譽,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競賽。史考特所率領的探險隊,展開了「新地冒險」(Terra Nova Expedition)行動,他們先從紐西蘭登上在南極大陸上的埃文斯角設立基地,做出發前的準備。開始出發後,以人力來拖雪橇,往前邁進,在花費二個半月的時間,跋涉1300公里以後,他們終於在1912年1月17日抵達南極點。
閱讀全文
![]() |
Your Inner Fish: A Journey into 3.5-Billion-Year History of the Human Body (2008) 作者:Neil Shubin,譯者:楊宗宏 |
摘要:
魚類和陸生四足類動物是不同的,魚類的頭呈圓錐形、沒有脖子、身上有鱗片、有鰭;原始的陸生四足類動物,頭是扁平的、有脖子(頭可以獨自轉動)、沒有鱗片、有四肢。而提塔利克(Tiktaalik)魚,則是介於魚類與原始陸生兩生類動物的中間物種,牠是從三億七千五百萬年前(古生代泥盆紀)的古代河流所形成的岩石中所找到。牠的頭呈扁平狀,而且有脖子,頭上有鱗片,鰭上有膜,鰭內具有肩膀、手肘和腕關節,可以做伏地挺身;沒有鰓蓋骨,靠嘴巴呼吸;身長三公尺。
閱讀全文